民族分布特点及分布地区?
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:大杂居、小聚居、相互交错居住。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,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。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提高经过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、流动而形成的。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,但分布很广。全国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,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。目前,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、新疆、宁夏、广西、西藏、云南、贵州、青海、四川、甘肃、辽宁、吉林、湖南、湖北、海南、台湾等省、自治区。
中国植被类型分布及特点?
中国主要植被类型
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.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下面内容几种:
(1)草原: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.
(2)荒漠: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,夏季炎热干燥,土壤贫瘠.荒漠的植被稀疏,植物种类贫乏,这里生长的植物特别耐旱.
(3)热带雨林: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,植物种类特别丰盛,终年常绿,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.
(4)常绿阔叶林: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、湿润的地区,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.
(5)落叶阔叶林: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,夏季炎热多雨,冬季寒冷,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.
(6)针叶林: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、冬季严寒的地区,这里的植物以松、杉等针叶树为主.
印度茶叶分布地区?
印度三大产茶区
大吉岭茶区
地理:大吉岭位於印度与中国交界处,近喜马拉雅山脉,附近有尼泊尔、锡金、不丹等国。当地年均温15℃左右,白天日照充足,日夜温差大,谷地里常年弥漫云雾,是孕育此茶特殊芳香的一大影响。
特点:FOP等级的大吉岭茶叶,由于含有许多黄金蕊之称的新芽,被誉为“红茶中的香槟”。
起源:100多年来,大吉岭红茶被称颂为全球名茶其中一个,是英国贵族的宠儿。前身就是中国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。1857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,一个英国搞植物学的军官发现了这种茶的价格,受英国政府的旨意,他派出英国人福钧去中国收集茶叶苗、茶籽,并把技术工人带到印度,在大吉岭试种。几年后中国的红茶在这里安了家,从此以该地区的名字命名为大吉岭红茶。产量较小,只占印度茶叶产量的3%左右。
阿萨姆茶区
地理:是西方最早发现茶树的地方,地处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广大草原地带,无论是天然环境或气候条件,都是理想的红茶产地。
特点:阿萨姆红茶最大的特点是茶味浓烈,有甘醇的余香,素有「烈茶」之称。非常适合加入牛奶饮用,也适合以牛奶熬煮制成皇家奶茶。
起源:1823年英国军官罗伯特·布鲁斯少校第一次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地区发现了野生茶树。1860年,阿萨姆地区至少已经有50家茶园。阿萨姆是印度最大茶区,产量约占总产量的50%以上。
尼尔吉里茶区
地源:茶树栽种在印度南部平缓的丘陵地带。由于产区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与斯里兰卡相近,因此风味与斯里兰卡茶相似,另因气候良好适合茶树生长,因此全年皆有生产,而12月到隔年1月所采收的茶叶质量特别优良。
特点:尼尔吉里茶味鲜爽甘甜,香气清新,被誉为“拼配商之梦”。最适合奶茶及加入香料的调和红茶;茶色呈稍浓的橙黄色。
起源:茶叶传入印度后,很快得到快速提高。“茶叶热”从东北的阿萨姆邦传到西孟加拉邦的大吉岭一带,后来又提高到南部的尼尔吉里山区。
中国湖泊分布的特点及缘故?
中国的湖泊,季风区分布的是淡水湖,大都位于长江流域,大部份是外流湖。非季风区分布的大多是咸水湖,盐湖,大多属于內流湖。
以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为界,以东为季风区,以西为非季风区。季风区降水较多,因此湖泊多为淡水湖。而西北内陆,降水稀少,蒸发量大,远离海洋,因此多为盐湖或咸水湖。
中国铁路分布特点及缘故?
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线路密集,纵横交错,且等级较高,多为复线、电气化铁路,最近几年高铁陆续兴建,总里程已超过7000公里,里程数、运营速度和在建里程均为全球第一.
至于缘故,1、东部地区地势平坦,兴建铁路成本较低.2、东部地区人口稠密,工商业发达,铁路提高动力强劲.3、民族政策鼓励,大规模固定投资效果显著.
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及分布特点?
中国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平衡,北多南少,西多东少。在昆仑山—秦岭—大别山一线以北地区,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的90.3%,其中太行山—贺兰山之间地区占北方地区的65%;昆仑山—秦岭—大别山一线以南的地区,只占全国的9.7%,其中90.6%又集中在川、云、贵、渝等省市。
在大兴安岭—太行山—雪峰山一线以西地区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的89%,该线以东地区仅占全国的11%,是煤炭贫乏地区。中国煤炭基础储量3261.44亿吨。
中国煤炭资源总量虽然较多,但探明程度低,人均占有储量较少。根据BP2009全球能源统计评论,2008年底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,占全球比例的13.9%,人均储量约86.4吨,约为全球人均可采储量的69%。
中国煤炭资源和现有生产力呈逆向分布,从而形成了“北煤南运”和“西煤东调”的基本格局。大量煤炭自北向南、由西到东长距离运输,给煤炭生产和运输造成很大压力。
中国及全球的太阳分布特点?
1、全球太阳辐射分布规律
在地球大气上界,北半球夏至时,日辐射总量最大,从极地到赤道分布比较均匀;冬至时,北半球日辐射总量最小,极圈内为零,南北差异最大。南半球情况相反。春分和秋分时,日辐射总量的分布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。南、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,一年内日辐射总量有两次最大,年变化小。纬度愈高,日辐射总量变化愈大。
到达地表的全球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基本上成带状,只有在低纬度地区受到破坏。在赤道地区,由于多云,年辐射总量并不最高。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,特别是在大陆荒漠地区,年辐射总量较大,最大值在非洲东北部。
2、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规律
青藏高原纬度较低,太阳高度角较大;海拔最高,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前通过大气层的光程较短;高原上大气的密度较小(空气稀薄),大气中的水汽、固体杂质含量较少,云量少,大气透明度好.上述缘故,使得太阳辐射的折射、散射和吸收影响大大减弱,从而使太阳辐射增强;
夏季时也比其他地区晴天多,日照时刻长.因此,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年总辐射最高的地区,也是我国夏季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.
然而,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,高原上空气稀薄,大气层中云量少,大气逆辐射少,大气的保温影响却很差,不能很好地保存地面辐射的热量,加以高原上风速较大,更不利于热量的积累和保持,因此,即使是夏季,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也很低,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.
中国叠梁式的特点和分布地区?
中国抬梁式结构的特点是梁柱结构,柱和梁用馒头榫联接,低梁直经较大,最长,每个叠梁逐渐变短,它们靠短柱抬高,最终形成屋顶坡度。
这种木结构一般出现在四合院中,也有单独存在的,北京,安徽这种木结构较多,但两地在局部构造上有细小区别,如安徽在开间有冬瓜梁,这是和北京的四合院的区别。
中国河流补给类型及典型分布地区?
中国河流的补给类型是雨水补给,积雪溶水补给,冰川溶水补给,湖泊水补给,地下水补给等等。
比如东北地区的河流是雨水和积雪溶水补给,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是雨水,湖泊水,地下水补给,西北地区的河流是冰川溶水和积雪溶水补给,青藏高原是冰川溶水。
中国麻分布地区?
在我国,麻类作物一直有较高的经济地位,在历史上曾是“五谷”(粟、豆、麻、麦、稻)其中一个。新中国成立后,在农业“十二字”中,即粮、棉、油,麻、丝、茶等,排名第四。我国是麻类生产大国。麻产品及其混纺面料和服装出口,出口创汇年均超过20亿美元。2007年,作为50个农产品其中一个的麻产品被列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。与此同时,苎麻、亚麻、剑麻还被农业部列入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。最近,苎麻被民族水利部确定为南方山坡地水土保持植物,种植潜力在400万hm2以上。